热点新闻

李明滨:中俄文化交流挺进极盛期



一、俄罗斯汉学完成三大汉学文化工程

 

汉学队伍极为壮大,世纪下半叶已由阿列克谢耶夫院士的门生四人晋升为院士,分别承担汉学三大分支学科,即哲、史、文三学科的带头人。他们率领大批学人创立和完成了汉学三大世纪工程,为三百多年来俄国汉学成果做了完满的归结。而此三项正是其汉学研究在世纪末走上繁荣的标志。

 

(一)哲学

 

米·季塔连科院士(1934—2016),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和墨子。曾到北京大学进修,师从冯友兰、任继愈教授,有研究墨子的专著,主编《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百科辞典》。其研究广泛,涉及哲学、现实政治和俄中及亚太国家关系,广有建树,同时长期担任远东所所长,在对外交流实践上成绩卓著,影响广泛,颇孚众望。晚期主编一部新颖的百科全书《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实现了他在俄国全面系统推介中国精神文化的夙愿。

这套《中国精神文化大典》共六卷(每卷大开本近千页),依次为卷一《哲学》、卷二《神话、宗教》、卷三《文学、语言和文字》、卷四《历史思想、政治和法制文化》、卷五《科学、技术、军事思想、卫生和教育》、卷六、《艺术》。该书宗旨在兼顾专业学人和普通读者,具有学术论著和普及读物双重性质,因而书卷结构上分为三篇。甲篇为综论,用长文对主要论题做解释、论析和辩证。乙篇为词典,详列词条,做注解,供查阅。丙篇附录文献、参考资料和译名对照,为欲进一步研究者提供方便。更为可贵的是其内容不是翻译自中方的文章,而是由有实践成果的俄方汉学家执笔写作。因而可以说它是几百年来俄国汉学家研究心得和治学经验的结晶。季氏调动了全苏的几百位汉学家参编,可以说《中国精神文化大典》正是俄国汉学历史进程的丰碑。季塔连科也成为百科全书式的汉学家。

 

(二)史学

 

齐赫文斯基院士(1918—2018),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近、现代史,重点关注康有为、孙中山、周恩来三位历史名人。他曾是北京大学曹靖华教授(1897—1987)的学生,长期担任中俄之间交往的外交官,对华怀有亲切的感情。晚年写出深情的回忆录《我的一生与中国》《回到天安门》,被誉为两国友好交流的桥梁。在他百岁高龄时完成其主编的皇皇巨著《中国通史》十卷本,季塔连科、李福清二院士则参加编委会助力。

俄罗斯科学院十卷本《中国通史》按时间顺序分卷,依次为:卷一《上古和古代史》(主编捷列维杨科,2016);卷二《战国时期、秦朝和汉朝》(主编佩列洛莫夫,2013);卷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朝》(主编波波娃、克拉芙佐娃,2013);卷四《五代、宋朝、辽、金、西夏》(主编波波娃,2016);卷五《元朝、明朝》(主编卡德尔巴耶夫、博克夏宁2016);卷六《清朝》(主编涅波姆宁2016);卷七《中华民国》(主编玛玛耶娃,2013);卷八《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76年》(主编加列诺维奇,2017);卷九《中华人民共和国.1976—2009年》(维诺格拉多夫,2016);卷十《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境外中国地区》(主编古多什尼科夫、斯捷潘诺娃)。

图片

图片:《中国通史》(卷四)书影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三)文学

 

李福清院士(1932—2012)主编“中国文学史”时面临较为复杂的情况。俄国汉学界有些人质疑中国传统的文学史体例。莫斯科大学教授汉学家波兹涅耶娃将它概括为:“分期按朝代,分类看体裁”。她认为这样历史分期太细,从先秦到清朝十几个朝代,学生难记,世界史不如按大时代来分,那就只有古代、近代、现代。既好记,又能放在世界文学史大背景里便于比较,易理解。另外,按体裁分类,例如:“唐诗、宋词”,只能表现其高峰阶段,不方便表达诗文学的发展规律。比如唐代之前有诗的起源,之后有诗的发展、变化,均未能阐述。

李福清将其主编的内容纳入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世界文学史》九卷本,其中每卷都有中国文学部分,串起来就是一部自古迄今的中国文学通史,具体依次为:一、中国古代文学起源:商、周至秦朝文学;二、古代和中世纪文学,汉代至唐代和北宋文学;三、文艺复兴时期:宋末至清初文学;四、启蒙主义时期和向近代过渡时期:清代前期文学;五、清代中叶文学;六、法国大革命时期,包括清代末叶文学;七、1890—1917年时期:清末民初文学;八、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917—1945)现代文学。

其中每一卷均由当代汉学名家主笔,或写综论。计有康拉德、艾德林、谢列布里亚科夫、费什曼、谢曼诺夫、热洛霍夫采夫、李谢维奇、切尔卡斯基、索科洛娃、索罗金、彼得罗夫、尼基京娜、华克生等,多为中国文学界同行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然而那种按欧洲历史分期概念来切割中国文学史时期的作法,显得过分比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此种套装内容的编法未必利于教学,是故俄罗斯似乎还需要一部单叙中国文学的国别文学史。

 

二、中国俄罗斯学完成两部俄苏文学史巨著和一套俄语语言学理论译库

 

(一)国家教育部规划高校文科教材《俄苏文学史》成书

 

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主任曹靖华教授主编《俄苏文学史》三卷本,俄罗斯文学教研室主任张秋华、副主任岳凤麟、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室主任李明滨任副主编,并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刘宗次、北京师范大学李兆林、南京大学余绍裔、复旦大学大学袁晚禾、华东师范大学冯增义、上海外国语大学周敏显、武汉大学陈守成、黑龙江大学赵先捷参加,共同组成编委会。作为教育部规划高校统编教科书(100万字),于1981年3月启动编纂,由9校49人参编,群策群力,不满三年便已定编。

第一卷审稿会于1982年12月7—1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者为本卷执笔者17人,编委11人,教育部聘请的审稿人孙绳武、蒋路以及商务印书馆编审潘安荣。会议由本卷统稿人张秋华(1924—2021年)主持。

第二卷审稿会于1983年6月8日—15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执笔者15人、编委8人,教育部聘请审稿人叶水夫(1920—2002)参加。会议由武汉大学俄语系副主任陈守成,本卷统稿人岳凤麟主持。

第三卷审稿会于1983年10月31日—11月8日在复旦大学大学举行。执笔者15人、编委6人,教育部聘请审稿人叶水夫参加。会议由复旦大学编委袁晚禾、夏仲翼,本卷统稿人李明滨主持。

全书在集体讨论之后,经统稿人长时间统稿和审稿人的酌定,反复商讨才付印(河南教育出版社),于1993年出齐。初版后曾重印过,获得学术界和高校师生欢迎。遂于1995年荣获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第一卷《俄国文学史》曾于1989年先期印行(人民文学出版社),面世后反响热烈,于1992年先获国务院颂授的国家级优秀教材特等奖,之后教育部再次将全书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这是中国学者首次编成的一部俄苏文学通史。它标示着我国高校自1949年以来开设这门课近半个世纪,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出了一支人数可观的教师队伍,并借鉴了苏联各种版本的文学史书,将其融入中国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形式。从此中国有了一本适合本土学生用的课本。

《俄苏文学史》的内容按章节安排和执笔人的分工负责如下:

第一卷俄罗斯文学,设20章。第一、二章分别概述古代文学和18世纪文学。19世纪是重点,设四章分别叙写“世纪初25年文学”“30—40年代文学”“50—60年代文学”“70—90年代文学”。在这四段时间之内再分别设立作家个人的专章14个: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别林斯基、赫尔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奥斯特罗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萨尔蒂科夫-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如此彰显俄国文学在19世纪高度繁荣,文坛兴盛,名家辈出。这也体现课本的特色:脉络清楚,重点突出,篇幅适当,便于教学。

为了控制篇幅,避免加重学生的课时负担,此卷设限50万字,尤其把作家分成4级,各配以相应的字数:大作家和杰出作家、知名作家和作家。前两级作家设立专章,共14人。后两级作家只在概述各时期文学中涉及。其中有的知名作家在“概述”章内立小节。

此卷参编者有北京大学张秋华、李明滨、魏玲、魏真,北京师范大学李兆林、徐玉琴,北京外国语大学刘宗次,南京大学余绍裔、沈渝来、余一中,复旦大学袁晚禾、翁义钦、张介眉,华东师范大学冯增义、朱逸森,上海外国语大学周敏显,黑龙江大学赵先捷17人。

第二卷苏联文学,时期短,且在我国流传和有直接影响的作家众多。故将其简要分成三时段。第一时段首章概述革命和20年代文学(1917年至20年代末),其中列出别德内依、勃洛克、叶赛宁、绥拉菲莫维奇、富尔曼诺夫、格拉特科夫、特列尼约夫7人,各立专节,按知名作家级配字数。而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则各立为专章,按大作家对待。第二时段“30年代文学”,概述之下立有专节5小节:马卡连科、卡达耶夫、普里什文、巴乌斯多夫斯基、包戈廷。并立有4个专章,各为:肖洛霍夫、奥斯特罗夫斯基、阿·托尔斯泰、伊萨科夫斯基,均属于大作家和杰出作家。第三时段“卫国战争和战后初年文学(1940年代—1950年代初)”,概述之下立5小节:吉洪诺夫、爱伦堡、波列伏依、柯切托夫、柯涅楚克。并立有5个专章,各为:法捷耶夫、费定、列昂诺夫、特瓦尔多夫斯基、西蒙诺夫。他们属于大作家或杰出作家。

执笔者有北京大学杜奉真、李毓榛、张有福、岳凤麟、顾蕴璞、彭克巽,北京师范大学王敏强、李兆林、胡斌,北京外国语大学任平,武汉大学陈守成、杜家驹、娄力、赵德泉、康兆安、戴经纶,南京大学李鑫,复旦大学沈志宏等18位教授。

第三卷苏联当代文学。鉴于20世纪50年代之后,苏联社会和文学创作都发生重大变化,其国内学校教材均单设为一个时期加以讲解。本书遵循其例,单设为一卷,并简要分成两个时段,即以1960年代中期为界,前后各为一时段。故本卷8章,对半分配。前4章,概述1950—1960年代文学概况,并分出三章依次概述小说、诗歌、戏剧创作。其中小说创作再分立小节,各叙写农村题材小说、战争题材小说、工业和科技题材小说、道德题材小说等4节。

后4章依此类推,不过其中小说创作章增加1小节: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共5节。

本卷改变了前两卷的体例,只设概述类,不立重点作家专章。盖因当代文学尚处于变动之中,新的作家作品大量涌现,未经时间筛选,作家分级还无定评,为谁立专章亦难。但在概述文学全面情况时,也留意突出典型事例,使点面结合。在行文之中,自然有某些作家被多写一些文字,重点叙述的有两类人:一是老作家在战前已出名,当前又有新成就的,如爱伦堡、柯切托夫、特瓦尔多夫斯基、恰科夫斯基等;一是战后驰名文坛的青年,其作品译成中文者多,已是我国读者耳熟能详的名家,如邦达列夫、艾特马托夫、贝科夫、特里丰诺夫、阿斯塔菲耶夫、华西里耶夫、利帕托夫、舒克申、别洛夫、阿勃拉莫夫、顿巴泽、叶甫图申科、罗日杰斯特文斯基、梅热拉伊蒂斯、万比洛夫、罗佐夫等。

本卷独具特色的一章:第九章“苏联各民族文学”。通常讲“苏联文学”有两层含义:一层指十月革命后的新文学,以与革命前的文学,即俄罗斯文学相区别,表示二者是属于两个时代。另一层指革命后新成立起来的苏联全境内之文学,即在地域上跨向全苏了。苏联系是由15个共和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本卷正是将各加盟国的新文学搜集起来,分立5节加以叙写,既述概况又详点名家,按地域分立的五节:一、乌克兰、白俄罗斯、摩尔达维亚文学;二、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文学;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文学;四、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文学;五、鞑靼文学及其他(俄国内的)。

应该说,这是我国首次编成的“俄苏”意义全面兼备的课本,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著作,其意义非凡。虽然书成后苏联解体,此后竟成绝版,但它毕竟保留了一段历史记忆,适时又可贵。此书恰在苏联文学繁荣发达时保存下两国文化交流的实绩,弥足珍贵。

本卷编者14人:北京大学张有福、李明滨、李毓榛、杜奉真、林明虎、冯家箴、顾稚英、顾蕴璞,南京大学聂刚正,上海外国语大学许贤绪,复旦大学夏仲翼,黑龙江大学陈淑贤、赵先捷、傅佩娟。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版《苏联文学史》问世

 

叶水夫主编,李辉凡(1933—2023)、吴元迈(1933—2023)副主编的《苏联文学史》三卷本,计120万字于1994年10月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印数1500册)。由我国研究苏联文学最具权威性的机构——该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苏联文学研究室用20年时间合作完成。此书之分量自不待言。

当苏联国家宣告解体(1991年12月)之际,本书作者一仍传统,开篇明义,郑重写下一大段文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它改变了俄国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活,包括文化的组成部分,苏联文学亦以新面貌出现于,以它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革命内容和题材、新的主人公、新的艺术手法吸引全世界的读者。并且对世界文学的进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此足见作者的卓识与远见。

从主编“绪论”显示,此书不同于通常的文学史,体例和写法上均有差别,在回顾历史里明晰出结论,形成史论结合。

其一,全书三卷分出头二卷作概论,后一卷为作家论。概论两卷依历史四期分成四篇,每篇均设四章,第一章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作为先导。第二、三、四章分别描写诗歌创作、小说散文创作、戏剧创作。第五篇(即第三卷)作家论,收入作家50人,每人立一节,以人名立节。

其二,概括全书研究问题的要点:传承和革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苏联文学多民族性与特点、苏共对文学的引导、苏联文学与中国的关系、苏联文学史的分期等问题均为历来有争论的大问题。这些问题已在书中四篇里分别据史料加以详论。这不但对苏联历史的经验总结,而且对中国也有借鉴的现实意义。

其三,关于文学史的分期,参考苏联科学院几种大型文学史书,并依据中国学界的见解,新提出四期的分法:1)1917—1932年2)1933—1952年3)1953—1966年4)1967—1981年。这是将社会阶段与文学进程相结合进行划分。

其四,第三卷作家论列名50人,属于大作家或杰出作家者,包括老中青三代,自1860年代的绥拉菲莫维奇(《铁流》作者)、高尔基等老一辈至1980年代的万比洛夫、特里丰诺夫等年轻辈,还有苏联各民族文学作家——共四组:1)俄罗斯及其西部与之相近的乌克兰、白俄罗斯文学2)波罗的海沿岸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文学3)高加索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文学4)中亚组:哈萨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文学等(见一卷节16.18页)。其中有些民族作家已享誉世界,如吉尔吉斯的艾特马托夫、白俄罗斯的贝科夫、乌克兰的斯杰里马赫、阿瓦尔族的加姆扎托夫、立陶宛的梅热拉依蒂斯等。如今保留这份史料更显得珍贵。按作家出生年代先后全列如下:

 

绥拉菲莫维奇

高尔基

普里什文

乌皮特

勃洛克

库帕拉

阿•托尔斯泰 

别德内依

 革拉特科夫

阿赫马托娃

帕斯捷尔纳克 

爱伦堡

布尔加科夫

富尔曼诺夫

费定

帕乌斯多夫斯基

马雅可夫斯基 

左琴科

叶赛宁

吉洪诺夫

卡达耶夫

阿乌埃佐夫

列昂诺夫

伊萨科夫斯基

包戈廷 

维什里夫斯基 

法捷耶夫

盖达尔 

奥斯特洛夫斯基

潘诺娃

肖洛霍夫

柯湼楚克

武尔贡

波列伏依

阿尔布卓夫

特瓦尔多夫斯基

斯杰里马赫

恰科夫斯基

西蒙诺夫

冈察尔

梅热拉依蒂斯

加姆扎托夫

邦达列夫

贝科夫

特里丰诺夫

艾特马托夫

舒克申   

叶甫图申科   

盖利曼

万比洛夫

 

 

苏联解体了,但苏联文学却保留下来。这段历史记忆中国学者存留下来的,由外文所的研究员们带着感情抢救下的历史遗产。从外文所的前身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两任所长开始,首任郑振铎(1898—1958),早在五四时期开展俄国文学的研究与翻译,与鲁迅一起被定为俄苏文学评论的开拓者,和田汉、茅盾、张闻天、胡愈之等人催生了该学科。他在国内第一个写出《俄国文学史略》(商务印书馆,1924年),之前已于1922年在《小说月报》分期连载,介绍自古迄今含苏联在内的文学。1956年接任所长的何其芳(1912—1977)调来叶水夫负责筹组苏联文学研究室。这样一来,何其芳亲自策划从1958年起引进“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的编译出版,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引进,而叶水夫则译出季莫菲耶夫著《苏联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6),成为这门学科的奠基人。1964年起,外国文学研究所脱离文学所单独建立,叶水夫和和李辉凡领导的苏联文学研究室(吴元迈继任所长后也加力推进)几乎全体人员都投入对苏联文学现状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全室人员按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理论四个方面分工负责,统一部署,按计划开展工作。出版成果则按公开面世和内部参考两个系列,以著作、译丛和杂志丛刊连续不断发表,一时间为该所赢得“国家队”的声誉。

图片:郑振铎著《俄国文学史略》书影(岳书社版本)

来源:豆瓣

 

该所大批成果可归为四种:1)经典作家作品翻译与研究2)文艺思潮与文学现象览要3)文献与资料汇编4)文学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综合起来运用,都可为大的合作项目《苏联文学史》做准备。全室人员参编的《苏联文学纪事(1953—1976)》(1979)和多人合编的《苏联文学最后十五年纪事》(1978—1991)等书,就全室搜集的第一手资料,以史料丰富翔实而为国内同行所看重。而在该所,其作用则是为《苏联文学史》的参编人员分工打下基础。参编者分为:第一、二卷“概论”的作者9人,叶水夫、李辉凡、吴元迈、钱善行分别编撰四个时期的文学思想与文学理论及小说创作两个方面,张孟恢、王守仁、刘文飞负担编写诗歌创作,童道明和郭家申则写戏剧创作。如此看四个方向的概论既落实又有质量。第三卷“作家论”,人多范围广,参编者只能视所掌握的资料和以往科研的领域而发挥所长。例如,撰论老辈的作家,或民族大作家,现今年轻的名作家。分担的执笔者有12人。戈宝权、乌兰汗(高莽)、张羽、孙美玲、吕绍宗、季元璋、李邦媛、薛君智、石南征、张捷、李萌、苏玲。当然前述概论的作者中也个别人再承担任务的。

图片:叶水夫译《苏联文学史》

来源:豆瓣


 

(三)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推出“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译库”


 

2013年7月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译库”结项及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主持。至此,这套经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筹划,由国家教育部副部长、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刘利民教授任总编辑、秘书长杜桂枝教授为主编的译库,在北京大学出版社连续几年来不断印制下,终于出齐。

译库精选俄罗斯语言学著名学者什维多娃等10人各一部代表作译成中文。其内容包括俄语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语言哲学、语言的逻辑分析、逻辑语义、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这是中国自开办俄文教育300多年来,首次对俄国的俄语语言学理论著作组织如此大规模、系统性的翻译介绍,意义重大,且富有开创性。

据主编杜桂枝在座谈会介绍俄国10位名家之代表作及其理论要点,简列如下。

什维多娃:《俄语新论》上、下两卷。集其一生研究之精华,始终贯串着统一的“从形式到意义”之描写方法。体现了她的语言学思想之精髓。

阿普列相:《语言整体性描写和体系性词典学》上、下两卷。这是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主要方法论原则和理论概念,代表该学派的语言学研究之宗旨。

斯杰潘诺夫:《当代语言哲学的语言与方法》充分展示该学者哲学思想之深邃和语言学学识之渊博。

帕杜切娃:《词汇语义的动态模式》,是她2004年新推出的一部力作,已经成为当代语义学研究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新范式。

沙图诺夫斯基:《句子的语义和非指称词语》,是对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哲学均具有重要意义的语言语义研究。

什梅廖夫与布雷金娜:《世界的语言概念化》,从语言本体与主观因素相互相作用的角度,对一系列具有语言学特性的现象,进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研究和阐释。

克雷欣:《社会语言学与现代俄语》,是作者40余年来潜心研究社会语言学和现代俄语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对莫斯科功能社会语言学派之理论和思想的集中展释。

邦达尔科:《功能语法体系中的意义理论》,是功能语法研究的继续,系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他在功能语法和功能语义场理论研究方面成就卓著,在世界语言学界享有很高声誉。

鲁玖诺娃:《语言与人的世界》上、下两卷,显示作者在普通语言学理论和逻辑语义学研究中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此次结项的“译库”成果共9部著作计12卷(因其中有3著作各分成上、下两卷)。该项系两位主编从首都师范大学申请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俄语学理论研究与交流”而成。总主编刘利民系留学俄国的博士,对俄语专业有深研,任首都师范大学俄语教授、博导,尤重学科的开拓,率先把俄语语言学研究定名为“俄语学”,在任外语学院副院长、学校副校长期间,着力发展学科各领域,营造学术风气,聚合人才。另一位主编杜桂枝也是留俄博士,对俄语语言学理论有专攻,包括功能语言学、语义学诸多方面,撰有《莫斯科语言学派的百年回顾》等文。她任首都师范大学俄语教授、博导,是俄语语言学理论研究专家。

刘利民、杜桂枝分别担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和秘书长后,便将俄语学研究项目扩大范围,邀请国内俄语界相关领域研究造诣颇深的学者担纲翻译,并取得出版社俄语专业同仁张冰、李哲支持,参与筹划编纂出书。这样便形成一支得力的专业队伍。除有亲身参加翻译的刘利民、杜桂枝两位,并有北京大学的宁琦、苏州大学的赵爱国、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赵蓉晖、首都师范大学的隋然、北京外国语大学蔡晖、黑龙江大学薛恩奎和李洪儒等,共计10人。此项目的顺利完成也显示中国业已形成一批俄语语言学的专家学者,深具研究开拓学科的实力。

 

三、双方互动合力促成《中华文明史》传俄

   2020年8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一则短讯宣告了一项学术工程的完成:“《中华文明史》俄文版近日在莫斯科国际书展首次亮相,从译事启动到完成出版,历时10年。2010年8月俄文版权输出工作开始,在北京大学俄语系李明滨教授的引荐下,北京大学出版社与俄科院远东所建立联系。10月18日所长季塔连科院士率团到访,与主编袁行霈教授及北京大学出版社三方签署合作记录。后由于院士年事高、患重病,改为俄科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波波娃博士等中青年为主的团队接手翻译。2015年9月,翻译组派出庞晓梅、傅乐吉、铁安东三人来北京大学进修一个月,得与作者见面,接受辅导,解答译稿诸多难点问题。2019年2月全书翻译完成。

波波娃专程来华见袁教授,通报情况。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前往莫斯科参加国际书展,与俄方商定审校译稿和出版事宜。翌年,在新冠疫情严峻挑战下,俄文版仍能成功面世。“十年磨一剑”,俄文版在老中青三代中俄学者共同努力下,终成出版。它必将成为学术翻译与文化交流的典范”

由北京大学国学院组织,院长袁行霈教授主持实施的编写《中华文明史》四卷本(160万字)于1999年启动,五年编成出版,很受欢迎并得奖。正值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热季,于是有多种外文竞相翻译,使得该书外传各国,很快驰名国际。一部撰述古代经典的学术著作俨然被奉为新的经典!

之所以能如此,盖因它尽显了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综合优势:一是有高水平的学术队伍和善于团结众多作者以形成合力的学术带头人;二是有深谙集体科研工作规律和经验之强有力的组织工作。全书主编4人均系名家,出自文科4系。袁行霈,中文系教授,著有《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等数种,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严文明(1932—2024),考古文博院教授,有《仰韶文化研究》《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等多部著作。张传玺(1927—2021),历史系教授,著有《秦汉问题研究》等多种。楼宇烈,哲学系教授,主编《中国哲学史》闻名于世。副院长吴同瑞教授(1937年生),原社科处长,恰好有管理和推行文科教学科研丰富经验。

四位教授分工各主编一分卷。每卷也配备一位副主编,有李零、王邦维、邓小南、刘勇强四人,为文科教授。全书参编者36人,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强有力团队。详细的分工如下。

第一卷  涵盖先秦文明。执笔人:袁行霈、严文明、赵辉、张传玺、高崇文、孙华、赵华成、沈陪、张猛、王博、李零、傅刚、刘玉才。

第二卷 涵盖秦汉魏晋南北朝。执笔人:张传玺、阎步克、陈苏镇、章启群、王邦维、岳庆平、傅刚、赵化成、齐东方。

第三卷  涵盖隋唐至明中叶。执笔人:袁行霈、王小甫、齐东方、陈少峰、邓小南、张学智、李四龙、王锦民、张帆、孟二冬。

第四卷  涵盖明中叶至辛亥革命。执笔人:楼宇烈、郭润涛、王锦民、张帆、刘勇强、孙尚扬、刘玉才、李孝聪、郭卫东、吴同瑞。

若论闻名的原因,关键还在于此书的成就巨大,在许多方面有所突破,它已成为一部具有综合创新意义的学术著作,达到了其“总绪论”设定的主要目标。概括为五。

 

1

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古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背景下,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

2

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涵:阴阳观念、人文精神、崇德尚群、中和之境、整体思维。

3

中华文明的演进:多元一体格局的形、多民族的融合、外来文明的吸收、雅与俗的互动、以复古为革新。

4

中华文明史的分期:分期的依据是总体性和标志性。具体依年代为序分为四期:先秦, 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中叶,明中叶至辛亥革命。全书依此辟为四卷。

5

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打开大门走向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提倡文明的接纳与馈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该书将文明分解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系统论述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展示各个时期文明的丰富多彩面貌,并显示亮点、特点及形成的原因,阐明发展规律。

全书达到了“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的结合”,是一部优秀的史学著作,令读者喜爱,受人们称赞。

如此著作当然值得广为推荐外译,尤其在俄罗斯。笔者设想,俄国老一代汉学家有北大情缘,不少人出自北大名师门下,受业于前辈教授冯友兰、曹靖华、宗白华、任继愈、王力、王瑶先生等。像季塔连科、齐赫文斯基院士还时常在莫斯科举办或来华参加纪念恩师冯友兰、曹靖华的学术会议。我在2012年率北大出版社副总编张凤珠和赵欣、李哲等中俄文编辑赴圣彼得堡再次寻找俄译版的翻译团队时,面对年青一代的汉学家,就更为强烈想要将他们与北大当今这一代的名教授结识,续缘双方的传统友谊。我所见俄文版翻译的主编和青年骨干均已很有名,如下所示。

伊·波波娃,1983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2000年以《中国初唐的治国理论》一文获博士学位。先后在俄科院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和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工作和任教,现为俄科院圣彼得堡东方文献研究所所长。其代表作《唐代早期的政治思想和实践》(1999)是俄国首部研究唐代政治思想的专著,被学界肯定为研究唐代早期思想史的力作。后又有系统介绍俄罗斯近代中亚探险的著作,在国际中西研究,吐鲁番与敦煌研究等领域引起反响。曾被聘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组织专家组成员。2013年之后先后被聘为中国北方民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傅乐吉(谢·傅拉吉依),1982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1988年获副博士学位。在俄罗斯国立远东大学任教,曾任远东大学东方研究所副所长,2002—2003年在中国台湾政治大学任教。以研究林则徐专著闻名,其翻译并注解的魏源《海国图志》引起反响。

庞晓梅(达吉雅娜·庞),197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1995—1996年赴意大利威尼斯大学进修。2004年获副博士学位。曾在巴黎几所大学任教,任职于俄科院东方学列研所东方文献部和国立阿穆尔大学(伯力市),主要研究满语,有论满文的专著多部。协助整理其父庞英(俄籍华人)研究《红楼梦》列藏本《石头记》的论著出版。

此外,还有铁安东(安·铁列霍夫)、米·乌里扬诺夫、索罗宁等多位学者,译者共26人。可以说这支新一代的汉学家劲旅已出现在中国学界面前。

俄译者详细分工为:第一卷:波波娃、潘诺娃、乌里杨诺夫、阿扎罗娃、巴拉博士金、巴什克耶夫、科马罗夫、铁列霍夫、蕾莎科娃、雷任科娃、扎依采夫、波斯佩洛娃。

第二卷:铁列霍夫、米吉金娜、卡尔帕奇科娃、梅里尼科娃、克洛宁、雷任科夫。

第三卷:扎维多夫斯卡娅、玛雅次基、巴拉博士金、莎姆金娜、傅拉吉依、库佳科夫、庞晓梅、列木托夫。

第四卷:杰米多、扎维雅洛娃、扎维多夫斯卡娅、科罗波娃、罗吉昂诺娃、安尼克耶娃、库里科娃。

在这为期不短的过程中,北大社充分给力支持,国际合作部主任谢娜从经济条件和译、审人员来往安排都仔细落实。同时,也要肯定俄文的出版方几位学人功不可没。他们是圣彼得堡的东方文学出版社安妮克耶娃主任和莫斯科的尚斯国际出版公司穆平总经理(中方)。

总之,此项目是双方互动,众多人士给力完成的。回顾历程,笔者为能汇集双方如此强大的合力,促成硕果而感到欣慰,这是职责。同时也为本书能实现将学术研究与交流实践行动相结合而心安。这是使命。我倍感荣幸!

 

转载自“北外国际汉学”公众号

图片